巴颜喀拉山的日记 |
·《生死缘》三部 |
《生死缘》三部 上传时间:2009-11-23 |
作者:巴颜喀拉山,男,55虚岁 阅读:1126, 评论:0 |
《生》《死》《缘》之《生》 生,即作为自婴儿呱呱坠地,大哭大闹时,便宣告一个新生命的来临,祖先老去,后辈继来,演绎着永恒的生死轮回,而我们任何一人,都只不过是其中的一轮回接力而已,就是人生轮回,承上启下,儒家的<<易经*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也是常人的看法,也就是繁衍子孙。 佛门曰生是四种大苦之首(生老病死),要想灭苦,就不能像一般常人一样的,多戒多禁,善行修身,苦渡众生,还对死后亡魂超度。所见闻的电影电视情节最后的主人公都皈依佛门,(如<<少林寺>>)历尽艰辛大仇得报,体会了生的大苦,顿感大澈大悟,抛开了一切杂念而毅然出家,作为观众自然为故事结局不圆满而惋惜,而作为主人公立场不同心态也不同,选择如此结局自有其道理,也是其生的态度转变.凡俗之所以凡俗,就是没有不凡的经历而不能澈悟余生。但所谓的澈悟,又是哪种境界呢?如弘一法师?如高僧曼殊?出家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却是想到与生有关的诸多问题,最根本繁琐的问题,能够处理的平静安详。惭愧,我自知太俗,根本做不到!不如信笃〈中庸〉开头所说的“天命之谓性,卑性之谓道”,即顺着走,不抗,但事实人生中依旧碰到不少问题,未必顺利坦途,生是苦之本,也并非佛门向壁虚造,没有生,何来的老、病、死呢?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我等俗人的生,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娶妻,生子,老死,人生三步曲,喜怒哀乐大局基本如此,应该没有什么杂念可生了,杂念越多,烦恼也越多。这世界就会有人自寻烦恼,追求不凡的事业,追寻完美的爱情,力求卓越完美无缺,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人生不过百年,与生相伴确实有不少苦.因为自己已有生,并将有死,切身之事,难以等闲视之.陷入沉思中思了些什么呢,就用文字去理一理,有没有什么知甚至悟?我想也理不出什么,只能让生活简单些,再简单些! 《生》《死》《缘》之《死》 死,一切烟消云散,讲究实际的人不喜欢对这不着边际的事去多费脑筋去想,“未知生焉知死”?很干脆!英国早期诗人约翰*邓恩曾说:人的一生是从一种死亡过渡到另一种死亡。和庄子所言:生也使之徒,死也生之始,大相径庭。都是把生死看成连环套而已,如秋至叶落草枯,安谧,静美!事实上,死得安详的人不是很多! 文学作品中,死亡往往是同恐怖联系在一起,旦丁的《神曲》与密尔顿的《失乐园》中的地狱同样恐怖吓人,但哲人培根所言就健康多了,认为死亡并不比碰伤手指更为痛苦,而且人类许多感情都是以压倒或战胜死亡的,“仇隙压倒死亡,爱情蔑视死亡,荣誉感使人献身,巨大的哀痛使人扑向死亡”。他蔑视那些还没有死就嘀咕死亡的人,认为那是软弱怯懦。相反,对死亡的痊释理解之深,应该是萧乾,这位文坛巨匠从11岁就想跳海自杀,到47岁还吞安眠药触电,其间还经历了上海大世界,伦敦大轰炸等三次炸弹的洗礼,却在晚年时心胸豁达,越活越欢,两次全身麻醉手术都是以微笑面对。他的一生经历的生死观本就是一篇巨著,重获新生的感觉使他更加坦然自若的面对余生。然而像他一样的人不多,屈原---愤然投江而死;阮玲玉---不死不足以洗清白;普希金---竟然死在情敌的枪口;戴安娜---用微笑打败不可一世的皇室权威的亲善大使,至今死因还扑朔迷离、、、、、、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在怀念他们的同时也深深为他们感到惋惜!人生道路坎坷,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事业,情感受挫折,万念俱灰之时,应当学学萧乾,有生之日应当善待自己,善待生命! 《生》《死》《缘》之《缘》 缘!禅意颇浓!佛曰:一切皆缘!善缘,恶缘,姻缘,法缘、、、、、、处世所交往的同事,同学,朋友,战友,网友,都是因缘而起,缘起自会相知,缘尽也会疏远、陌生,勿需强求!有缘千里相会,无缘见面不识! 所谓善缘,应是指美好的善良的缘分,两个人互有相知之意,愿意互相聆听互相诉言而慢慢相知相识,交往中也会乐趣多多!纵有不一争论之处,也会在交流中消失殆尽。就如我一远方的知友,在暑假伊始时告诉我体检时发现身体有恙(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去采取治疗措施),我顿是为其焦虑,天天催着其去医院,催得知友不胜烦扰!我可不管这么多,扬言要挟持其就医,直至离开学还有半个月时说已经有了治疗方案、、、、、若无缘,知友也不会告诉我病情,我也不会去网络查找、给医生打电话询问医疗方法了,可能就说些客套的早日康复之类的祝福!(还得继续询问病情和治疗效果) 又所谓恶缘,应该是互相恶交,互不顺眼,出口就无可善之词了,不提也罢!法缘!或许就是佛缘吧!嘿嘿,我等大俗之人,与佛无缘,但经历过二事,或许有点点法缘吧!去年深秋的一天,清闲无聊时登上大罗山化成洞看千年茶树,离树不远有一古寺,相传是唐代时期一朝庭文官解甲归乡时隐居之处!拜佛之后奉上一笔香火钱(曰是再造伽蓝),和寺僧闲聊半天,婉谢斋饭时僧赠我些许水果以及八宝粥,曰我佛有缘,于是拜谢而回;还有一天稚儿吵着去附近圣寿禅寺的放生池看锦鲤,幸遇见主持能显方丈,合十施礼后聊起书法(禅寺中有书法之好,历史上曾出过著名书法家),临别时询问大师:何为法缘?大师含笑作答,可惜禅语我不懂不解也记不住,可能我没有法缘吧!啊弥陀佛!愿我早同法性身!! |
日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