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择偶方式正在挑战传统 上传时间:2008-3-16 |
阅读:2326, 评论:1 |
婚恋网站能“网”来幸福吗? http://www.wzwb.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1:51 随着都市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专业的婚恋网站成为年轻人展示自己、结识异性的新平台。根据某婚恋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用户年龄集中在26岁~35岁之间;超过95%的注册用户明确表示,选择婚恋网站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结婚对象。那么婚恋网站真的能为“我想有个家”的人们“网”来幸福婚姻吗? 故事一 “门当户对” 找到踏实的 另一半 31岁的阿强(化名)和27岁阿美(化名)曾是我市一家婚恋交友网站上的高级会员,如今两个人已经结婚两年多了,孩子也已经满周岁了。 阿强和阿美都是鹿城区人,两个人都有着令人羡慕的安定职业,一个是政府机关公务员,一个是中学教师,按常理,他们俩应该都不难解决个人问题。对此,他们俩很坦然地表示,在认识前,两人对婚姻都有很强的目的性,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都很“现实”,因为他们俩都是拿固定薪水的,要是将来的结婚对象家里条件不好,以后就很难过“高品质”的生活,所以都想找个“门当户对”的彼此又有感觉的人结婚。在他们结婚之前,家里人也都给安排了好几次相亲,但均没谈成。 2006年,阿强先注册为我市一家婚恋交友网站的高级会员,阿美注册得比阿强迟一些。阿美说,刚注册为会员就发现阿强的条件都不错,大学本科学历、房产证、工作证都是经过网站所属婚介所审核、验证过的,比较可靠。而此时的阿强由于每天都会留意新增加的会员,也很快注意到了刚成为高级会员不久的阿美。他在加了阿美为QQ好友后,相互在视频上看了一下,觉得彼此相貌上也蛮般配,就开始聊天。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委托网站所属的婚介所红娘安排见面,并交了100元的见面费。就这样,他们在婚介所的会客厅里第一次见了面,虽然看起来不浪漫,但他们说这样的婚姻让他们感觉很踏实。 第一次见面聊天,阿强和阿美就觉得比较投缘,尤其对茶道均有兴趣也有所研究。随后,他们在五福林等茶馆频频约会,谈的也大多是茶文化。阿强喜欢品碧螺春,阿美喜欢喝普洱和铁观音,两人还不时切磋茶艺,相互赠送有关茶文化的小品文。阿美有一次把全国大大小小的茶文化网站地址都搜集整理出来,从QQ上发送给了阿强,这让阿强很感动。 阿强很想了解日本的茶文化,可是苦于不懂日文。幸好,阿美是外语系毕业的,她的第二门外语学的就是日语,于是阿美在阿强的生活中又多扮演了一个角色——成了阿强的日语翻译。阿美每天浏览一些日本茶文化网站,再把翻译好的最新信息和文章发到阿强的邮箱里。一次,日本一家茶文化网站上有一段茶道禅语,阿美看不懂,就查字典一字一字翻译,不懂的地方,还特地去请教茶文化专家。阿强知道这件事后,就更加坚定了阿美就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寻找的最佳结婚人选。 故事二 “为女寻父”差点上了骗子的当 丈夫不幸去世两年多的阿紫(化名)今年34岁,带了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她说自己在通过婚恋网站找“老公”的经历简直如同一场噩梦,差点就成了一个骗子手里“待宰的羔羊”。 阿紫原本打算一个人把孩子抚养成人,可是看着别人的孩子都有父亲,怕没有父爱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于是她很想找个“老公”一起养大孩子。 可是,她自己是开房屋介绍所的,平时除了买卖房子的客户,很难接触到其他人,又不好意思出面托家里人或者朋友介绍,于是她想到上婚网站上去搜搜看。 从去年3月开始,阿紫花了几千元钱,注册成为多家婚恋网站的高级会员。然而,寻寻觅觅,均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网站上认识的当作一般朋友聊聊天还可以,可一提起结婚很多人就销声匿迹了。 突然有一天,一个自称在安徽阜阳新亚西亚商城做皮鞋生意的QQ群友阿土(化名)跟她主动搭讪聊天,说他在一家婚恋网站上看到了她的信息,觉得她很适合他。 阿土自称是文成人,32岁丧偶,没带孩子。阿土很积极地跟她天南地北地闲聊,表现得很幽默风趣,这让阿紫感到颇为投缘。一个月的“狂聊”,再加上两人几乎相同的经历,这让阿紫有些心动。于是,阿紫提出要去阜阳见见阿土,可这时阿土却拒绝了,说自己很忙,等有空就回温州来看她。 去年4月30日那天,阿土突然打电话给阿紫说自己在市区新南站,不过手机和钱包都被小偷偷走了。他说自己本来是想给她一个惊喜,没想到搞得这么狼狈。听阿土这么一说,阿紫一面很同情阿土,一面心里也很高兴,她就开车去接他,还给他买了个手机。没想到阿土说原来的手机号码不好,想乘此机会换个号码。“生意人换手机号码,人家怎么联系呢?”阿土的举动让阿紫心里掠过了一丝怀疑,尤其是阿土是在阜阳做生意,如果要换号码,也应该先挂失阜阳那边的手机号码呀! 当天下午,阿土就跟着阿紫一起去幼儿园接孩子,阿土说要请孩子吃肯德基,当然钱是阿紫掏的。奇怪的是,阿土连吃了两个汉堡包,却没和孩子说一句话。阿紫说:“这跟他自己在网上说很喜欢孩子,还经常发一些如何培养孩子的文章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当天晚上回家后,本来是安排第二天去哪里玩的,可阿土却一而再地想哄孩子快睡觉,并要求住在阿紫家。阿紫觉得有些不妥,虽然他们在QQ视频上见过很多次,可是第一次见面就住在一起不好,于是就断然拒绝了。当阿土再次提出要求时,阿紫就警告他,要是他敢乱来就报警,她把阿土安排在了客厅过夜。 多了个心眼的阿紫让在阜阳的朋友帮她查询一下阿土所说的阜阳新亚西亚商城,结果发现阜阳根本没有那座商城。朋友还提醒阿紫,卖鞋的“五一”黄金周别提生意有多好,怎么可能在“五一”前回温州呢?于是阿紫当面质问阿土,阿土见自己的谎言被揭穿,拔腿就跑,连刚买的手机也掉在了沙发上。 现在每每想起这件事,阿紫还心有余悸,她说:“以后在网络上寻找对象,一定要在现实世界里了解清楚,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故事三 “贪小便宜” 掉进假网站 甜蜜陷阱 朱先生是一家网络公司的客户经理,与网络打交道已经有8年多了,可就算是这样的“老江湖”,没想到一不小心竟然掉进了“网络婚托”的陷阱,被一名不知是男是女的“网络婚托”骗得晕头转向。说起这件事,朱先生表示套用现在的流行语,自己当时真的是“很傻很天真”。 去年4月的一天,朱先生所在公司的同事QQ群里突然闯进了一个美女头像,QQ名为“秦淮河小MM”,作为管理员之一的朱先生就“违纪”把她放了进来。“秦淮河小MM”说自己是江苏扬州一家婚恋交友网站的红娘,她的公司是正规的婚介所,也从事网络业务,现在由她负责温州的市场,并且现在注册高级会员只用180元,最重要的是目前她手里的会员中有很多优质的温州适龄青年。“秦淮河小MM”说得朱先生这个网络群里的未婚同事们都心痒痒的。 朱先生当时考虑温州一些婚恋交友网站的高级会员都要交580元左右的会费,这家只要“180元”,于是就听信了“秦淮河小MM”的话,在她的婚恋网站交钱注册了个高级用户,准备把这个网里的信息资料拿出来与同事共享。后来,朱先生与另外一名男同事小陈在这个网站上各自选了个在温州的“对象”——“天边云朵”和“爱谁谁”,他们一边聊天一边打网络游戏。朱先生说,他当时就有些怀疑,自己的对象“天边云朵”明明说自己也喜欢打泡泡堂游戏,可是当提出和小陈及他的对象“爱谁谁”四个人一起打时就被拒绝了。“天边云朵”说四个人时只想打网络双扣或麻将,但当她和“爱谁谁”在一起跟朱先生、小陈玩时,出牌就很慢,有时都要将近30秒。 聊了几天后,朱先生想约“天边云朵”出来喝咖啡,可是“天边云朵”说目前还不方便见面。同样地,小陈也约不出“爱谁谁”。这让他俩都很奇怪,两人在拨打对方手机时,竟然发现是同一个号码,并且无人接听。朱先生和小陈大呼上当,打电话给“秦淮河小MM”投诉,她却说要调查一下,这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这位“网络媒婆”了。 朱先生后来发现,他注册会员的这家网站很快就打不开了,页面显示“找不到服务器”。他赶紧到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网站管理系统查询,才知道这个所谓的交友网站根本没备案,网站域名的拥有者注册时用的也是假名,联系方式也是假的,所谓的婚恋网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http://www.wzwb.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1:51 简单地在婚恋网站上注册一下就可以找到一生的幸福吗? 互联网上蹦出的“媒婆”,你真的相信她会给你“网”来你的他或者她吗? 不管你是否接受,传统的“温州式结婚”正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网恋时代”的来临。 面对时代变迁,一位资深的“温州红娘”感慨说:“10年前,当温州几乎还没什么人上网的时候,每个月到我婚介所找对象的人至少有100来人,可现在有时一个月下来只有10多个人。”这个数据并不是说明剩下的人都不结婚了,而是大部分都被“网”到婚恋网站寻找佳偶去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婚姻介绍所减少到现在只剩下60来家,与此同时,我市各类本土婚恋交友网站却迅速增加到30多家。截至3月5日,我市一家本土婚恋网站有注册会员22535名,高级会员465名,日访问独立IP超过1000人,婚恋网站人气之旺可见一斑。 今年1月,中国红娘网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联合进行了中国网民婚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5万人中,近半数人用过婚恋网站,通过互联网结识异性的人占32.6%,比例远大于传统方式中亲友介绍的13%和征婚的0.4%,在网络逐渐向生活渗透的时代,网恋很有可能成为主流婚恋方式。 |
日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