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忘记密码

服务电话:0577-88800915 88268915 81721700 微信号:w915w915

杨孔重的日记
·人生历程(童年·夏)
·人生历程(童年·春)
·人生历程(出生地)
·想做就做吧
人生历程(童年·夏)
上传时间:2009-1-13
阅读:1086, 评论:0
  当一种会叫着“知了知了”声音的昆虫出现在桐树枝头时,我知道,夏天来临了。 
  小的时候, 夏天是我最盼望的季节。要说春天万物复苏,树枝的嫩芽的确给大家带来一种希望,可是我还是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全年最长的日子,也因为夏天有个暑假。 
  夏天,也是有鲜花盛开的,也有果实丰收的。可又是难捱的,尤其是那三伏天里。 
  早晨醒来,打开窗户,太阳红彤彤的脸对你灿烂的微笑,骄傲地向你宣告又是一个火热的一天。村里人要做农活都是已早早在田间了,我也做过。父亲拿着镰刀跟捆绳,我提着茶壶拿着两个饭碗跟在后头。在清早的小雾中,在稻叶的露水旁,走到自家的三亩二分地前。小的时候,我的手很很大的,所以割稻谷我能握七株,我父亲能拿九株。一亩地两父子一个上午。其实我有个哥哥的,可是他常年在外地做生意。所以家里的农活大都是我们两父子干,母亲跟姐姐只是帮忙打谷跟晒谷,因为她们也有任务织作编织袋(卖钱的)。 
  午时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只有太阳尽情地释放着它那无限的热力。地面被烤得滚烫滚烫的,行走在上面象是踩到了碳火一样。遮阳伞无法拒绝头顶的火球,上下的烘烤让人窒息。杂草已抵不住太阳的曝晒,叶子都卷成了细条了。路上冷冷清清,不见行人,只有梧桐苦恼地站岗,村里人这个时候大多数都在午休打盹。我们小孩子也有自己专门休息的地方,那就是宗族屋那的竹林。我们用自家的被单用两绳子捆在竹架上,一张吊床就这么简单成了。外面也无风,但毕竟少了些闷热,心情自然静了许多。在竹林中,听着知了叫声以及偶尔竹叶被风吹的沙沙声,睡着了。 
  午后三点多,风起了。午休好的村里人,有的会去桥头杂货店打牌,或来我们这里小竹林下棋。所以,我们村小孩会象棋的,便是这里学到的。有的戴个大大帆布帽,提着鱼竿在河边小树旁垂钓,多么的惬意。有的会去做农活,把上午割的稻谷挑回来放在宗族屋屋前的大石灰地上,用打谷机或是打谷桶打稻谷。 
  到了傍晚,太阳即将西下。村里人也忙完了一天的劳顿,浑身无力,精疲力竭。去河边洗洗衣服洗洗澡。我们孩子这时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们可以游泳,玩水仗。一些妇女也拿着汽车内胎做的泳圈在水里戏耍。大家其乐融融,欢笑声打成一片。在清澈的河水里,一天的疲劳荡然无存了。 
  晚饭后总想早点安歇,可是屋里的热浪滚滚逼着你不得不走出户外。河堤边的垂柳安静得象处子一般,纹丝不动,似乎被施了法力;水中的荷花仙子也不整容,懒洋洋地耷拉着脑袋,完全没有了亭亭玉立的模样;穿着绿衣的青蛙王子仍在向心仪的女友展示着自己天然的歌喉;羞涩的知了姑娘藏在树荫里唱着那不变的咏叹调,声声不歇,象流动的河水淌过。 
  这夏天,热的让人无法顾及自己的装束和打扮,那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女的吊带裙简约至极,是节约型社会的典范,让买布的看了发愁;妇女们穿着宽松的家居服,哪里还顾得自己的线条之美,只图凉快,美在其次;男人们一件背心和短裤,有的干脆光膀子;那在怀里抱着的孩子只能戴一个裹肚了。 
  在自家台阶上,桥头桥栏上,在竹林边,小树旁,在宗族屋前大场地上。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吹牛、打牌、逗孩子。人人拿一把竹扇也挥不去满头的大汗淋漓。人越多,声越高,左邻右舍、国内国外,谈天说地,象是一个互联网,还不用点击;玩纸牌的,三人挖坑、四人拐三,互不相让,只怕金币掉进了坑里,旁边还有许多助威的在不停地指挥着,比自己参战还卖力;小孩子们在满地跑着玩海盗,打水枪,疯狂得像脱缰野马似的,那可爱的孩子的欢笑声传了过来,飘向了天空,让人感到了天伦之乐。 
  夜的幕布越来越深,人们慢慢的离去,渐渐静了下来,当风悄悄吹起,而人们有了倦意,便回家去睡了,好多人在自己家门前的小场地上,拿着竹床架在两张长凳上,打上蚊帐,睡在外头。躺在那,看着天空满天的星星跟明亮的月亮,慢慢睡着了。
日记评论